
【卫津路校区】航空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2023年暑期开放日暨招聘双选会
2023/06/29 10:25
【北洋园校区】天津东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023年招聘公告
2023/06/02 14:00
“万企进校园”亚搏电子竞技官方(北京)有限公司2023年春季就业实习双选会邀请函
2023/05/12 14:30
“万企进校园”亚搏电子竞技官方(北京)有限公司医科专场就业实习双选会邀请函
2023/04/14 09:00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2023-06-06 浏览量:623
工作地域:北京市 职位类别:科学研究人员 学历要求:博士 招聘人数: 4人
教育部学位中心2023年博士后招收简章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是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长期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评估评审、质量监测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负责建设与管理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数据中心,拥有丰富的学科评估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数据资源,建有学科和研究生教育质量大数据分析平台,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多年来,学位中心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重大研究项目。
2018年,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学位中心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站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和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后人才。为支撑学位中心“卓越测评中心、优质资源中心、高端咨询中心”建设,打造研究型机构,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和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站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竭诚欢迎优秀博士到学位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一、招收条件
1.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
2. 获得海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年(2020年6月1日后获得)。获博士学位学科领域为教育学、管理学、统计学等;
3. 具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相关领域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特别是较好的数理统计与数据分析能力,取得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科研兴趣浓厚,具有敬业精神;
4. 身心健康,年龄原则上在35 周岁(含)以下;
5. 具备全职在本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
二、在站时间
拟进站时间为2023年9月,在站工作期限一般为2年。根据研究工作需要,可以提前出站或适当延长在站期限,但在站工作期限不得少于21个月或超过3年。
三、选题方向及合作导师
本年度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重点研究领域(题目可入站后细化)包括:
1. 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研究
2.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3. 学科建设与评价研究
4. 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及质量评价研究
5. 国际大学与学科评价研究
北京大学联合流动站的合作导师为阎凤桥、沈文钦;清华大学联合流动站的合作导师为石中英、刘惠琴、李锋亮、王传毅。
四、相关待遇
1. 提供较为优厚的工资待遇和住宿补贴;
2. 缴纳基本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3. 提供交通补助、补充医疗保险等福利待遇;
4. 为符合条件人员协助办理人事档案转递和落户手续。
五、招收流程
1. 提交申请材料
(1)个人简历(格式自定)
(2)博士后申请表(见附件)
(3)博士学位证、毕业证信息(尚未发放学位证书的应届博士生可提交已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证明)
(4)有效身份证信息
(5)博士后研究计划(3000字以内)
请申请者于2023年7月1日前将上述材料发送至bsh@cdgdc.edu.cn。邮件标题请注明:博士后申请-姓名-研究领域,如:“博士后申请-张三-学科建设与评价”。
2. 初步审核
本站将根据申请者提交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并通知初审合格者参加面试考核。
3. 组织面试考核
本站将组织博士后学术考评组对初审合格者进行统一面试考核,择优录取。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4. 审批和录取
根据面试考核情况,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学位中心主任办公会审定,经政审、体检合格后,签订培养协议书,正式录取。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何老师 卢老师 联系电话:010-82379486/9492
电子邮件:bsh@cdgdc.edu.cn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王庄路1号同方科技广场B座1803 办公室(100083)
附:博士后申请表
博士后申请表
博士后姓名 | |
全国博管办编号 | 不填 |
一、 申请做博士后情况
工作站设站单位 |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
选题方向 (可选2个领域)
| |
二、 申请人基本情况
性别 | 国籍 | 民族 | |||||||||||||||||
出生年月日 | 出生地 | ||||||||||||||||||
婚姻状况 | 证件名称 | 证件号码 | |||||||||||||||||
户口所在城市 | 拟落户省市 | ||||||||||||||||||
户口注册派出所 | 留学博士出国前是否注销户口 | ||||||||||||||||||
专业技术职务 | |||||||||||||||||||
在职单位 | 联系电话 | ||||||||||||||||||
通信地址(含邮编) |
三、 申请人获得博士学位单位、学科、专业
博士毕业单位 | ||||
获博士学位国别 |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时间 | |||
博士学位证 书签发时间 | 学 科 (一级学科) | |||
专业(二级学科) |
四、 申请人配偶、子女的基本情况
a. 配偶
姓名 | 出生年月日 | 民族 | ||||||
专业技术职务 | 文化程度 | |||||||
证件名称 | 证件号码 | |||||||
学习或工作城市及单位 |
b、子女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日 | 上学情况 |
五、 申请人学习经历
起止时间 | 所在单位 | 所获学位 |
至 | ||
至 | ||
至 | ||
至 | ||
至 |
六、 申请人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所在单位 | 工作职位 |
至 | ||
至 | ||
至 | ||
至 | ||
至 |
七、 申请人博士学位论文情况
博士学位论文题目 | |
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姓名 | |
博士学位论文内容摘要(不超过200个汉字):
|
八、 申请人博士期间科研情况
a. 学术刊物或会议上发表的有代表性的论文和专著(包括已被录用待发表的)
论文题目1 | |||
论文发表的学术刊物或会议名称 | |||
期刊类型 | 期刊号 | ||
会议类型 | 发表时间 | ||
收录情况 |
论文题目2 | |||
论文发表的学术刊物或会议名称 | |||
期刊类型 | 期刊号 | ||
会议类型 | 发表时间 | ||
收录情况 |
论文题目3 | |||
论文发表的学术刊物或会议名称 | |||
期刊类型 | 期刊号 | ||
会议类型 | 发表时间 | ||
收录情况 |
专著名称1 |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专著名称2 |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b. 科研成果、奖励和荣誉称号
(不超过10项,200字)
|
c. 参加或主持的项目(可自行加项)
研究项目名称 | |||||||||
下达部门 | 项目性质 | 项目评价 | |||||||
批准时间 | 完成时间 | ||||||||
承担责任 | 项目经费 | ||||||||
项目效益 |
研究项目名称 | |||||||||
下达部门 | 项目性质 | 项目评价 | |||||||
批准时间 | 完成时间 | ||||||||
承担责任 | 项目经费 | ||||||||
项目效益 |
九、 申请人签字
申请人 申请日期 年 月 日 |